76億平方米潛在市場!碳排放權交易使清潔供熱迎來新利好
各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完成啟動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,將于7月擇時啟動上線交易。有機構認為,各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將提供一個有效的制度支撐和交易平臺,其上線將利好新能源裝備、節能管理、清潔供熱等多個相關概念板塊。
供熱系統是碳排放大戶,清潔供熱將成為實現減少“碳排放”的一個重要路徑。隨著各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入上線倒數時間,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比較大的碳交易市場。
有分析認為,“雙碳”目標正在重塑各行業,同時帶來投資主線的變化。其中電力、供熱、鋼鐵、礦山等行業在“碳中和”方面一直是“主力軍”,具有很大投資價值,質優企業也存在投資良機。從供熱行業來說,統計數據顯示,目前供熱領域碳排放總量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近10%,主要來自熱電聯產和各類燃煤、燃氣鍋爐生產的熱力。
近年來,城鎮集中供熱面積年均增長3億至5億平方米,其中一半以上新增熱源與煤相關。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2020年底,我國北方地區供熱總面積218億平方米(城鎮供熱面積148億平方米,農村供熱面積70億平方米),其中,清潔供熱面積142億平方米,清潔供熱率達65%。
目前,農村采暖造成的碳排放占農村碳排放總量的45%,北方地區農村取暖用散燒煤約合2億噸標準煤。此外,南方清潔供暖也存在取暖成本高、靈活性差、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。供熱信息網顯示,到2030年我國南方地區分戶、區域供暖用戶數量將分別達到6500萬戶、3200萬戶,碳排放潛力分別在2500萬噸和4500萬噸以上。
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近日發布的《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報告2021》建議,在清潔供熱實施方案的選擇上,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選擇權,鼓勵縣、區、鎮一級的政府自行聘請第三方團隊,因地制宜選擇本地區清潔供熱方案。
作為一個新興的萬億級產業,清潔供熱目前已經吸引了清潔供熱企業、產品設備生產商、節能環保服務公司、工程設計公司、金融機構、科研院所等產業鏈上的各種相關機構和公司,擁有核心技術儲備的清潔供熱企業或將展現出其長期價值。